顾宪成像
东林学派的实学思想 以东林书院为核心的东林学派,崛起于万历三十二年(1604年)。无锡顾宪成和高攀龙等江南学者,为了开展讲学活动,使学术有益于世道人心,建议常州知府欧阳东风、无锡知县林宰,修复宋朝杨时创办的东林书院。东林书院修复的当年十月,召开首次大会,顾宪成并订立了《东林会约》。他们通过讲学活动,既论学又议政,把关心国家大事和探讨学术思想结合起来。“风声、雨声、读书声,声声入耳;家事、国事、天下事,事事关心”这副对联,就是他们读书讲学而不忘国家安危的真实写照,也是东林学派倡导实学的精髓。
东林书院每春或秋举办一次大会,每月举办一次小会。每次大小会,互相商讨,彼此交流和传播新思想,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东林学派在理论倾向上,基本上是宗程朱而诋陆王,但在一定程度上又突破了理学固有的传统观念,而赋予了更为合理的内涵。他们批评王学末流弃儒入禅的“空言之敝”,力辟王阳明的“无善无恶心之体”之说,以倡明儒道为要旨。认为儒学之道博大精深,推而广之,则上可干王政,下能励风俗,使社会政治秩序趋向稳定。